中新網魯甸8月8日電 (鄒清明 李善明)雲南昭通魯甸3日突發6.5級地震後,作為雲南省級應急救援醫療隊之一的武警雲南總隊醫院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抽組普外科、骨外科、手術科、心理咨詢科等科室30名技術骨幹組成的醫療隊,攜帶便攜式B超、X光機、無影燈、麻醉機等救治設備和各類藥品,緊急奔赴魯甸災區。
  4日上午7時許,經過12個多小時的星夜兼程,長途奔波,醫療隊趕到了受災最嚴重的魯甸縣坪子村。
  因地震導致道路中斷,車輛無法通行,官兵們只得背上幾十斤種的藥品器材翻山越嶺,冒著餘震不斷的危險,徒步向傷員較為集中的龍頭山鎮中學開進。
  “地震烈度大,倒塌房屋多,受傷群眾多。”醫院醫務處副主任醫師李永光介紹,醫療隊員一到達龍泉中學後,就冒著餘震不斷的危險,兵分三組,一組在學校的操場區第一時間搭建野外醫療救護所;二組在災區建立起帳篷救治醫院;他和楊斌被分到第三組,擔負周邊村寨巡診任務。
  8月6日,他和急診科醫師楊斌一行2人巡診小組一路冒著頻頻餘震和滾滾落石的生命危險,翻山越嶺,長途跋涉1個多小時,來到龍頭山鎮左家灣村開展醫療巡診。
  “醫生,給我看一看吧!我今天心裡特堵得慌,很難受。”剛一走進村子,李永光就看到一個60多歲的老鄉坐在一片廢墟房子的路邊。
  “老鄉,天氣這麼熱,你怎麼坐在路邊呢?”李永光走上前詢問道。
  “醫生,我頭暈,心裡難受,我坐下來休息一下。”
  “老鄉,來,我給你看一下!”李永光卸下身上的便攜式醫療箱,取出手電,查看起老鄉的五官和咽喉部,接著拿出血壓計給老鄉測量血壓。
  坐在路邊的老鄉是左家灣村人,名叫段家忠,63歲。由於地震影響,段家忠家的3間土坯結構的房子倒塌,雖然人沒有受重傷,但腿部、頭部、手臂都有擦破傷。因為掛念家裡幾頭牲畜,他從8月4日早上開始就每天從龍頭山鎮的小學安置點回家喂牲口,白天有空了就到自己的地里給農作物翻土除草或者收花椒,下午點就回安置點住宿吃飯。他今天早上回家的時候走得快加上遇到餘震,受到了驚嚇,加上早飯吃得少,頭有點暈,心裡很難受。
  經檢查,李永光發現老鄉呼吸急促,手不停顫抖,經測量發現血壓達到160/100,他迅速給老鄉開了一個療程的降壓藥物。
  由於段家忠不識字,看不懂藥盒說明書,為了讓他能夠按時服藥,李永光把服用的藥量、次數指給他看,反反覆復叮囑老鄉,確保老鄉不會誤服藥量。
  針對災後易出現的抑鬱、孤獨、恐懼、煩躁、憤怒、焦慮、睡眠質量下降、身體不適等不良癥狀,李永光還肩負給災區群眾提供心理咨詢,開展心理援助。
  從地震廢墟走出的幸存者目睹了地震的慘烈,眼見親人的生命被災難吞噬,身體的傷痛和心裡的傷痛極易產生驚慌、悲痛、恐懼、焦慮,他對左家灣村46戶受災家庭進行了創傷後應急障礙自評量表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輕度心理障礙為32%,中度心理障礙為47%,重度心理障礙為21%。
  他清楚地震災害對人們的心理創傷甚至超過地震本身的殘酷,心理干預和醫療救護要相互介入配合治療,這樣效果才會好。
  “親人逝去,家人自強,我們應該堅強面對。要堅信,有黨中央和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的幫助關心,有人民軍隊的救援支持,大家一定能夠戰勝災難,重建家園。”楊斌給段家忠邊處理腿部、頭部、手臂傷口清創術時安慰道。
  “醫生,我總感到地在動,3天了,想睡又不敢睡著……”
  “不用怕,地震已經過去了。”
  楊斌一邊給老鄉段家忠講解防範疾病和地震、心理知識,一邊制定詳細的醫療救護和心理危機干預對策,先後4次跟蹤醫護治療和心理干預。如今,段家忠的病情和心理情緒逐漸好轉,他會主動跟周圍鄰居、隔壁村子的親戚朋友打招呼,聊天了。
  為防止傳染病等次生災區對左家灣村造成更大的傷害,巡診隊又對村裡的房前屋後、牲畜圈、廁所、水源地等地方進行衛生消毒,保證災區群眾少生病、不染病。
  “以前也是武警官兵把我從洪水中救起來,這次又是你們幫我看病,講解地震和心理知識,你們真是活菩薩!”段家忠流著淚一個勁作揖道謝。
  為了給災區群眾撫平傷痛,巡診組又轉入下一家受災群眾中,開展醫護治療和心理疏導工作。
  截至目前,武警雲南總隊醫療隊共在災區設置醫療點12個,收治傷員744人次,救治運送傷員1632人,義務巡診565人次,發放價值16.1萬餘元藥品。(完)  (原標題:魯甸地震見聞:“老鄉,不怕,你的傷痛我們來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17cthd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